高中化学选修四是整个高中化学最难的部门,许多同学在进入本章课本学习的时候,都陷入了焦虑中,因为认真听讲也纷歧定能听懂。这个时候应回归课本自己,一方面在课前完成预习(如果已经进入温习的同学,则需要牢固),另一方面将自己不清楚的内容举行框出来,问老师、问同学。
在网上看了许多整理高中化学选修四的内容,多数概而不全或者自己内容不够精致。本次将高中化学选修四全部知识举行归纳整理,不敢称最好,可是一定最全。(由于篇幅有限,需要电子档的可以加关注举行评论)一、反映热的四种盘算方法1.使用热化学方程式举行相关量的求解,可先写出热化学方程式,再凭据热化学方程式所体现的物质与物质间、物质与反映热间的关系直接或间接求算物质的质量或反映热。
其注意的事项有:(1)反映热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映热数值需同时做相同倍数的改变。(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映热是指反映按所给形式完全举行时的反映热。(3)正、逆反映的反映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2.凭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包罗其ΔH相加或相减,获得新的热化学方程式,可举行反映热的有关盘算。
其注意的事项有:(1)热化学方程式同乘以某一个数时,反映热数值也必须乘上该数。(2)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映热也随之相加减。(3)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ΔH的“+”、“-”号必须随之改变。3.凭据燃烧热盘算:可燃物完全燃烧发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燃烧热。
4.凭据键能盘算:反映热(焓变)即是反映物中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中的键能总和,ΔH=∑E反-∑E生(E表现键能)。如反映3H2(g)+N2(g)⇋2NH3(g) ΔH=3E(H—H)+E(N≡N)-6E(N—H)。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映速率的影响纪律影响化学反映速率的因素包罗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反映物自己的性质;外因包罗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映物颗粒巨细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映速率影响的纪律和原理如下:1.浓度(1)浓度增大,单元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分数稳定),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映速率增大。(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映速率发生改变。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映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巨细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映速率。2.压强改变压强,对化学反映速率发生影响的基础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到场的反映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3)等:指“v正=v逆≠0”。
即某一物质在单元时间内消耗的物质的量浓度和生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也可以用差别物质的化学反映速率表现该反映的正、逆反映速率相等。(4)定:指到场反映的各组分的含量保持稳定,即各组分的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有气体到场的可逆反映)、反映物的转化率等均保持稳定。(5)变:指平衡移动。可逆反映的平衡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当外界某一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破坏,化学平衡向着削弱这种改变的偏向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到达新的平衡状态。
明白感悟 “一定条件”、“可逆反映”是前提,“相等”是实质,“保持稳定”是标志。2.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四大依据”(1)对于普通可逆反映,以2SO2(g)+O2(g) ⇋2SO3(g)为例:若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变化,则反映已到达平衡状态。若用反映速率关系表现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映速率,又要有逆反映速率,且两者之比即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就到达化学平衡状态。
(2)对于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映体系,如2NO2(g) ⇋N2O4(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映已达平衡状态。(3)对于有气体存在且反映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的反映,如N2(g)+3H2(g) ⇋2NH3(g),若反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映已达平衡状态。对有气体存在且反映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发生改变的反映,反映历程中的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稳定,故压强、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均不能说明反映已达平衡状态。(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映N2(g)+3H2(g) ⇋2NH3(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映到达了平衡状态。
①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1 mol N≡N键。②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3 mol H—H键。③断裂1 mol N≡N键的同时断裂6 mol N—H键。④生成1 mol N≡N键的同时生成6 mol N—H键。
特别提示 (1)从反映速率的角度来判断反映是否到达平衡时,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同是v正或v逆),且反映速率之比即是化学计量数之比。(2)在可逆反映历程中,能发生变化的物理量(如各组分的浓度、反映物的转化率、混淆气体密度、颜色、平均摩尔质量等),若保持稳定,说明可逆反映到达了平衡状态。四、化学平衡移动及其移动偏向的判断1.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判断方法二十.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区别(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领域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www.xxh-steel.com
QQ:910788322
手机:12319019204
电话:0995-518585700
邮箱:admin@xxh-steel.com
地址: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务然大楼27号